流体力学综合实验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
ZR-LLZ 流体力学综合实训台
设备特别点:
1、本试验台为新型流体力学综合试验台, 构造小巧,布置合理,一台多用。
2、试验水箱和管道应用厚壁优质透明有机玻璃管,实训情况清晰,便利学员查看。
3、设备整体为自行式框体构造构造,并装配备装备有禁锢脚,便利系统的拆卸检修和搬运。
4、装置设计可360度查看,完成全方位教学与实训。
实训目的:
1、适合于工程流体力学(水力学)教学实训。
2、可做雷诺实训、伯努利实训、沿程阻力实训、局部阻力实训及文丘里流量计校核实训。
主要配备装备:
雷诺实训管、伯努利实训管、沿程阻力管、局部阻力管、水泵、秒表、玻璃温度(℃)(℃)计、测压计、刻度标尺、文丘里流量计、实训水箱、计量水箱、蓄水箱、指示液盒、不锈钢框体构造。
技术功能数值:
1、运行环境:温度(℃)(℃)0-40℃,相对湿度:≤90%RH,电源:220V/50Hz。可连续实操。
2、雷诺管:长度1100mm、内径Φ15mm,有机玻璃。
3、伯努利管:总长1100mm、内径Φ20mm和Φ14mm,有机玻璃管制作,按两点法求出各有改变点的动静压头。
4、沿程阻力管:长1100mm、内径Φ14mm,有机玻璃制作,两测压点间的距离:800mm。
5、局部阻力管:总长1100mm、内径Φ14mm和Φ23mm,有机玻璃制作,上装文丘里流量计、闸阀,可用来测量流体流经铜闸阀的前后压差,以及对文丘里流量计实行校核。
6、实训流量Q=0~18 L/min,毕托管实训流速:100~200cm/s,大静压水头400mmH2O。
7、测压计由22根直径φ8mm的有机玻璃管固定在测压架上,测压架上粘有标尺便利读数,压差计内的指示液为水,无毒、实操安全。
8、静音环保型水泵:扬程:12m,流量:15L/min,功率(W)(W):120W。
9、计量槽:容积10L透明有机玻璃制作,带计量刻度。
10、实训水箱:有机玻璃制成,容积40L,上装指示液盒,指示液为红墨水。
11、蓄水箱:容积约100L,PVC板焊制而成。
12、实训所用的流体-水为全循环使用设计,充分节约水资源。
13、框体构造及台面均为304不锈钢材料,构造紧凑,外观美观,实操便利。
14、外观尺寸:1600×550×2000mm(长×宽×高),框体构造为可位移式设计,带脚轮及禁锢脚。
实训的主要设计思想
流体力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流体静止平衡和动作规律。在流体力学实训中以流体动作的基础规律为主线,以能量守恒定律为核心内容,从影响流体流动各个主要方面着手,经过实训让学员在理解流体动作的基础规律的基础上,学会对流体动作流动过程的基础描述,充分认知影响流体流动的主要因素及其在流动过程中的作用。同时集合工科类学员的培养目标,工程研究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应有机地融合在实训的实训中,经过重点实训展示工程基础研究方法在对流体流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是培养工程研究能力的有效方法。
以此,运用实训使学员能对流体的流动过程有更为直观的感性认知,将在课程课程理论课教学的各个知识点有机地串联,经过实训数值的综合解析加强对流体的流动过程整体的、全面的认知。实训不但注意学员实际实操能力的培养,也侧重学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同时经过实训,能够从另一个侧面考察学员对课程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控把握。为提升学员解决有关流体动作的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训平台。
实训的设计不是停留在对公式、定律的简便检验和再现,而是在实训中充分发挥学员主观能动性、体现学习掌控把握掌控把握的主动性。实训的设计依据先查看后实操、从简便到复杂的基础原则,在充分激发学员学习掌控把握掌控把握兴趣的前提下,由浅入深,逐步深入,带着问题进入实训,使学员在实训中能够主动实行探索和研究。实训设计主要思路:查看——→提出问题——→实行实训、数值测量及整理——→解决和回答问题——→实际应用(工程测量、工程研究方法)
4实训设计说明
这一单元的综合实训由七个实训包括,各个实训的主要内容和相互间的关联表示如下:
实训一 流动演示实训
展示单元中所涉及到各种的流动图谱,将问题充分暴露
实训二 流管流态实训
问题分解
实训三 流动沿程阻力损失实训
实训四 管道局部阻力损失实训
实训五 能量方程实训;
问题集中、实行综合解析
实训六 流量测量实训
知识应用和深化
实训七 有压渗流电拟法实训
方法学习掌控把握掌控把握
在实训一中,经过演示流体流过不一样边界条件下的多种水流情况,增强和深入对流体动作特性的认知。集合流体在流动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各个演示单元分别显露了串联管路纵剖面的流谱、流体流过各种不一样局部阻碍时的流谱及局部损失叠加影响的流动图谱、流体流过文丘里流量计和孔板流量计的流动形态。经过各种流动情况流动图谱的展示,引导学员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这些情况会对流动过程产生怎样的影响?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减少对流动过程的影响?。--更深入入、细化地直观展示流体流动过程中边界层形成以及分离情况边界层、流体绕过不一样形状物体时驻点、尾流、涡街的形成,使学员对前述问题有初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学员带着问题进入下一阶段的实训
Re是描述流体动作特性的一个重要功能数值。实训二,流管流态实训,经过对流动状态的描述解析影响流动状态的主要因素。实训中调动Re=174~7600,流动过程中不一样流动状态对流动损失改变规律的影响。
流体的流动损失由沿程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两部分包括。在实训三中,可得出不一样流动状态下,沿程阻力损失与平均流速的关系,从而解析流态对沿程阻力大小的影响、沿程阻力改变主要影响因素。在实训四中设计了多种局部阻碍,在各种边界条件突变时局部阻力的大小的改变,有利进一步理解局部阻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定量地解析驻点、尾流、涡街的形成对局部阻力大小的影响,为寻找减少局部阻力的有效方法提供课程课程理论依据。
能量守恒定律作为三大守恒定律之一,是流体动力学的核心内容。在实训二、三、四的基础上,应用大型实训板,并使管段间的有机连接,在恒定流动情况下,展示水流的位能、压能及动能之间的守恒及相互改变关系。因此在实训五——能量方程实训中,综合反映了流态、沿程阻力、局部阻力等因素对流动过程的影响。这种从简便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实训设计安排,使学员即有助于对问题的深刻理解,也加强了对过程的系统、全面认知和规律的熟悉、掌控把握。
为加强学员对课程课程理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实训,工程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工程测量技术中以实训六中的文丘里流量计、孔板流量计为例,即是能量方程工程应用的一个实例,也是工程测量的一种方法。实训中不仅要求学员理解流量测量的基础原理和方法,--要求学员进一步明白如何灵活地运用能量方程,并能集合实训一中所查看的情况实行思考。这个实训是前面五个实训中所课程课程理论内容的具体运用。
物理情况间的比拟方法是工程研究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如何在实际中应用比拟模仿方法是培养学员工程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流场和电场的比拟是流体流动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在比拟过程中需要适用哪些基础条件?如何做到两个不一样性质的场之间几何条件和边界条件相似?对于这些比拟方法的基础知识和要求在实训中均得到良好的体现。
4实训的评价和基础要求
这一单元综合实训主要针对流体的流动情况,除了对实训中所出现的各种情况实行合理的解析、学会实训数值处置整理的基础方法,学员还应集合课程课程理论教学中的知识对问题实行深入地思考,达到能力实训和探索研究的目的。
--在各个实训后面布置有关的思考题,不仅仅是对该实训情况的简便解释,大部分问题是在实训所描述情况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要求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实行图纸文档实训指导书查询和讨论,得出有自己见解的结论。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员积极思考,有探究的动力,使学员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能力上对学员实行考察。
对实训报告的评价不是仅着眼与在于实训数值本身的考察,而是经过对学员实训中出现问题的处置整理、实训数值的处置整理过程及方法、对问题的综合解析及解答等各个方面实行综合考察和评价,并而而且鼓励学员在实训中有所创新,同时在评价上给予鼓励。
设备特别点:
1、本试验台为新型流体力学综合试验台, 构造小巧,布置合理,一台多用。
2、试验水箱和管道应用厚壁优质透明有机玻璃管,实训情况清晰,便利学员查看。
3、设备整体为自行式框体构造构造,并装配备装备有禁锢脚,便利系统的拆卸检修和搬运。
4、装置设计可360度查看,完成全方位教学与实训。
实训目的:
1、适合于工程流体力学(水力学)教学实训。
2、可做雷诺实训、伯努利实训、沿程阻力实训、局部阻力实训及文丘里流量计校核实训。
主要配备装备:
雷诺实训管、伯努利实训管、沿程阻力管、局部阻力管、水泵、秒表、玻璃温度(℃)(℃)计、测压计、刻度标尺、文丘里流量计、实训水箱、计量水箱、蓄水箱、指示液盒、不锈钢框体构造。
技术功能数值:
1、运行环境:温度(℃)(℃)0-40℃,相对湿度:≤90%RH,电源:220V/50Hz。可连续实操。
2、雷诺管:长度1100mm、内径Φ15mm,有机玻璃。
3、伯努利管:总长1100mm、内径Φ20mm和Φ14mm,有机玻璃管制作,按两点法求出各有改变点的动静压头。
4、沿程阻力管:长1100mm、内径Φ14mm,有机玻璃制作,两测压点间的距离:800mm。
5、局部阻力管:总长1100mm、内径Φ14mm和Φ23mm,有机玻璃制作,上装文丘里流量计、闸阀,可用来测量流体流经铜闸阀的前后压差,以及对文丘里流量计实行校核。
6、实训流量Q=0~18 L/min,毕托管实训流速:100~200cm/s,大静压水头400mmH2O。
7、测压计由22根直径φ8mm的有机玻璃管固定在测压架上,测压架上粘有标尺便利读数,压差计内的指示液为水,无毒、实操安全。
8、静音环保型水泵:扬程:12m,流量:15L/min,功率(W)(W):120W。
9、计量槽:容积10L透明有机玻璃制作,带计量刻度。
10、实训水箱:有机玻璃制成,容积40L,上装指示液盒,指示液为红墨水。
11、蓄水箱:容积约100L,PVC板焊制而成。
12、实训所用的流体-水为全循环使用设计,充分节约水资源。
13、框体构造及台面均为304不锈钢材料,构造紧凑,外观美观,实操便利。
14、外观尺寸:1600×550×2000mm(长×宽×高),框体构造为可位移式设计,带脚轮及禁锢脚。
实训的主要设计思想
流体力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流体静止平衡和动作规律。在流体力学实训中以流体动作的基础规律为主线,以能量守恒定律为核心内容,从影响流体流动各个主要方面着手,经过实训让学员在理解流体动作的基础规律的基础上,学会对流体动作流动过程的基础描述,充分认知影响流体流动的主要因素及其在流动过程中的作用。同时集合工科类学员的培养目标,工程研究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应有机地融合在实训的实训中,经过重点实训展示工程基础研究方法在对流体流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是培养工程研究能力的有效方法。
以此,运用实训使学员能对流体的流动过程有更为直观的感性认知,将在课程课程理论课教学的各个知识点有机地串联,经过实训数值的综合解析加强对流体的流动过程整体的、全面的认知。实训不但注意学员实际实操能力的培养,也侧重学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同时经过实训,能够从另一个侧面考察学员对课程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控把握。为提升学员解决有关流体动作的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训平台。
实训的设计不是停留在对公式、定律的简便检验和再现,而是在实训中充分发挥学员主观能动性、体现学习掌控把握掌控把握的主动性。实训的设计依据先查看后实操、从简便到复杂的基础原则,在充分激发学员学习掌控把握掌控把握兴趣的前提下,由浅入深,逐步深入,带着问题进入实训,使学员在实训中能够主动实行探索和研究。实训设计主要思路:查看——→提出问题——→实行实训、数值测量及整理——→解决和回答问题——→实际应用(工程测量、工程研究方法)
4实训设计说明
这一单元的综合实训由七个实训包括,各个实训的主要内容和相互间的关联表示如下:
实训一 流动演示实训
展示单元中所涉及到各种的流动图谱,将问题充分暴露
实训二 流管流态实训
问题分解
实训三 流动沿程阻力损失实训
实训四 管道局部阻力损失实训
实训五 能量方程实训;
问题集中、实行综合解析
实训六 流量测量实训
知识应用和深化
实训七 有压渗流电拟法实训
方法学习掌控把握掌控把握
在实训一中,经过演示流体流过不一样边界条件下的多种水流情况,增强和深入对流体动作特性的认知。集合流体在流动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各个演示单元分别显露了串联管路纵剖面的流谱、流体流过各种不一样局部阻碍时的流谱及局部损失叠加影响的流动图谱、流体流过文丘里流量计和孔板流量计的流动形态。经过各种流动情况流动图谱的展示,引导学员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这些情况会对流动过程产生怎样的影响?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减少对流动过程的影响?。--更深入入、细化地直观展示流体流动过程中边界层形成以及分离情况边界层、流体绕过不一样形状物体时驻点、尾流、涡街的形成,使学员对前述问题有初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学员带着问题进入下一阶段的实训
Re是描述流体动作特性的一个重要功能数值。实训二,流管流态实训,经过对流动状态的描述解析影响流动状态的主要因素。实训中调动Re=174~7600,流动过程中不一样流动状态对流动损失改变规律的影响。
流体的流动损失由沿程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两部分包括。在实训三中,可得出不一样流动状态下,沿程阻力损失与平均流速的关系,从而解析流态对沿程阻力大小的影响、沿程阻力改变主要影响因素。在实训四中设计了多种局部阻碍,在各种边界条件突变时局部阻力的大小的改变,有利进一步理解局部阻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定量地解析驻点、尾流、涡街的形成对局部阻力大小的影响,为寻找减少局部阻力的有效方法提供课程课程理论依据。
能量守恒定律作为三大守恒定律之一,是流体动力学的核心内容。在实训二、三、四的基础上,应用大型实训板,并使管段间的有机连接,在恒定流动情况下,展示水流的位能、压能及动能之间的守恒及相互改变关系。因此在实训五——能量方程实训中,综合反映了流态、沿程阻力、局部阻力等因素对流动过程的影响。这种从简便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实训设计安排,使学员即有助于对问题的深刻理解,也加强了对过程的系统、全面认知和规律的熟悉、掌控把握。
为加强学员对课程课程理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实训,工程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工程测量技术中以实训六中的文丘里流量计、孔板流量计为例,即是能量方程工程应用的一个实例,也是工程测量的一种方法。实训中不仅要求学员理解流量测量的基础原理和方法,--要求学员进一步明白如何灵活地运用能量方程,并能集合实训一中所查看的情况实行思考。这个实训是前面五个实训中所课程课程理论内容的具体运用。
物理情况间的比拟方法是工程研究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如何在实际中应用比拟模仿方法是培养学员工程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流场和电场的比拟是流体流动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在比拟过程中需要适用哪些基础条件?如何做到两个不一样性质的场之间几何条件和边界条件相似?对于这些比拟方法的基础知识和要求在实训中均得到良好的体现。
4实训的评价和基础要求
这一单元综合实训主要针对流体的流动情况,除了对实训中所出现的各种情况实行合理的解析、学会实训数值处置整理的基础方法,学员还应集合课程课程理论教学中的知识对问题实行深入地思考,达到能力实训和探索研究的目的。
--在各个实训后面布置有关的思考题,不仅仅是对该实训情况的简便解释,大部分问题是在实训所描述情况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要求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实行图纸文档实训指导书查询和讨论,得出有自己见解的结论。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员积极思考,有探究的动力,使学员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能力上对学员实行考察。
对实训报告的评价不是仅着眼与在于实训数值本身的考察,而是经过对学员实训中出现问题的处置整理、实训数值的处置整理过程及方法、对问题的综合解析及解答等各个方面实行综合考察和评价,并而而且鼓励学员在实训中有所创新,同时在评价上给予鼓励。